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,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,这一表述自 2022 年以来连续多年写入报告,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稳定性。报告特别强调 “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”,首次将制度建设纳入对台工作框架,预示着未来两岸在融合发展的制度供给上会更加精细化。例如,福建正在推进的 “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”,已着手在产业合作、民生保障等领域推出具体举措,像宁德时代等企业计划三年内每年为台胞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。
尽管民进党当局推动两岸 “脱钩断链”,但 2025 年两岸经贸往来仍展现出强大韧性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一季度两岸贸易额达 705.56 亿美元,同比增长 15.2%,其中电子元器件、精密机械等关键领域合作量上升 12%。厦门自贸区新登记台资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,长三角地区成为台湾科技企业投资热点,多家企业宣布扩大在大陆的产能布局。
中华文化始终是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纽带。2025 年,两岸文化交流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迸发出新活力。青春版《牡丹亭》20 周年庆演、《黑神话:悟空》游戏火爆两岸,这些现象级作品通过现代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。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吸引 800 余位文化界人士参与,通过非遗展、影视论坛等形式,推动两岸在文化遗产保护、文创产业开发等领域的合作。
面对 “台独” 分裂势力的挑衅,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的军事行动更趋常态化。2025 年 4 月,东部战区组织多军种联合演训,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、联合封控等科目,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参与对台岛以东区域的慑压行动。6 月,英国 “斯佩” 号巡逻舰擅闯台海,解放军出动 50 架战机、6 艘军舰全程跟监,形成严密监控网络,彰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。
美国及其盟友的干预企图持续存在,但多数国家仍以务实态度处理台海问题。美国在 2025 年批准 3.85 亿美元对台军售,并推动美日澳英联合军演,但这些行动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制。欧盟呼吁各方保持克制,强调支持一个中国政策,同时欧洲企业加速推进对华 “去风险化” 投资布局。
尽管民进党当局加大管控力度,但台湾民众对两岸交流的需求依然强烈。2024 年两岸人员往来达 440.5 万人次,同比增长 53.8%,福建 “小三通” 发送旅客 136.73 万人次,创历史新高。台《联合报》民调显示,87% 的岛内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维持沟通,41% 期待经贸关系持续加强。
2025 年的台海局势,既有政治博弈的紧张,也有民间交流的暖意。大陆通过政策创新、经济融合、文化共鸣等多维度举措,持续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。尽管 “台独” 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带来挑战,但两岸同胞对和平统一的期待、对民族复兴的追求,始终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。在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引下,两岸关系必将克难前行,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宏伟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