🚀 Stable Diffusion 进阶创作的核心:从 prompt 到参数的黄金组合
📝 中文 prompt 模板:让 AI 秒懂你的东方美学
基础框架:[主体身份],[核心服饰],[动作姿态],[环境氛围],[细节质感],[艺术风格]
示例:“唐朝仕女,披帛垂落至脚踝,手持团扇半遮面,背景是烟雨朦胧的江南园林,鬓边金步摇随动作轻晃,工笔画风格,8K 精度,光影柔和如月光”
这里的关键是把动态细节写进去,比如 “垂落至脚踝”“轻晃”,AI 会更易捕捉到画面张力。
基础框架:[场景类型],[时间天气],[核心元素],[色彩基调],[镜头效果]
示例:“深夜便利店,暴雨拍打着玻璃窗,暖黄灯光下货架摆满零食,穿红色雨衣的女孩站在冰柜前,冷色调与暖光对比强烈,电影感运镜,焦距聚焦在女孩手部”
注意加入感官元素,比如 “暴雨拍打” 能增强画面的沉浸感。
基础框架:[核心意象],[色彩碰撞],[笔触质感],[情绪表达]
示例:“流动的星河与融化的时钟,靛蓝与鎏金交织,油画厚涂质感,笔触粗犷有力,传达时间流逝的迷茫与浪漫”
这类创作要放弃具象描述,多用比喻和情绪词,给 AI 更多发挥空间。
🌐 英文 prompt 模板:精准控制细节的西方逻辑
基础框架:[主体特征],[光线类型],[相机参数],[后期风格]
示例:“A 25 - year - old woman with wavy chestnut hair, soft ring light, f/1.8 aperture, 50mm lens, skin texture visible, cinematic color grading”
注意加入摄影参数,比如光圈、焦距,这对画面的真实感影响极大。
基础框架:[核心设定],[科技元素],[环境细节],[艺术参考]
示例:“Cyberpunk cityscape, floating vehicles with neon lights, rain - soaked streets reflecting holograms, blade runner 2049 style, ultra - detailed, 8K resolution”
直接点名参考作品(如 blade runner 2049)能让 AI 快速匹配风格,比堆砌形容词高效 10 倍。
⚙️ 技术参数调整:从 “能看” 到 “惊艳” 的关键一步
新手最爱用 Euler a,但其实不同场景适配不同方法:
- 写实风格优先用DPM++ 2M Karras,细节保留更完整,尤其适合人像皮肤质感
- 动漫风格选Heun,线条更流畅,色彩过渡自然
- 抽象艺术用Euler a,随机性强,容易出惊喜效果
记住,采样步数不是越多越好,20 - 30 步足够,超过 40 步只会徒增渲染时间,画面提升微乎其微。
这个参数控制 AI 对 prompt 的服从度,数值越高越死板,越低越放飞:
- 写得很具体的 prompt(如详细人像)设8 - 12
- 抽象或意境类 prompt 设5 - 7,给 AI 留创作空间
- 绝对不能低于 3!否则画面会完全脱离控制,亲测踩过坑
很多人直接用默认 512x512,出来的图总有点模糊。正确做法是:
- 人物特写用768x1024(竖版),突出细节
- 场景全景用1024x768(横版),避免边缘变形
- 生成后一定要用高清修复插件(Hires.fix),放大 2 倍效果最佳,参数设 0.5 降噪强度刚好
🎨 进阶技巧:让作品脱胎换骨的 3 个隐藏逻辑
新手往往只关注正面描述,却忽略了否定词的威力。通用否定模板:“lowres, bad anatomy, extra fingers, missing fingers, blurry, text, watermark, ugly”
针对不同场景加细节,比如古风图加 “modern elements”,写实图加 “cartoon, 3d”,能瞬间提升画面纯净度。
别纠结只用一种语言!实测中文描述意境 + 英文补充技术细节效果最好。
示例:“敦煌飞天,飘带如流云缠绕,Aerodynamic cloth, soft focus, 8K, subsurface scattering”(用英文精准控制布料质感和光影)
记住这个万能公式:
- 写实场景:DPM++ 2M Karras + 步数 25 + CFG 10 + 高分辨率
- 插画风格:Euler a + 步数 20 + CFG 7 + 中等分辨率
- 抽象艺术:Heun + 步数 30 + CFG 5 + 低分辨率(后期放大)
照着套,至少能避开 80% 的参数坑。
❓ 实战避坑:这些错误我劝你别犯
见过有人写几百字的 prompt,结果画面杂乱无章。其实核心信息控制在 30 - 50 字内最佳,多了 AI 反而抓不住重点。
每个人的模型版本、插件配置不同,别人的 “神参数” 到你这可能就翻车。正确做法是固定一个变量,逐个测试参数影响,比如先固定 prompt,只调 CFG Scale,看画面变化规律。
用写实模型(如 RealVis)跑动漫 prompt,再怎么调参数也出不来效果。先确认模型擅长领域,再写对应风格的 prompt,这才是高效创作的前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