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全球光科学精英齐聚长春:2025 Light 国际会议开启‘光 + 万物’新时代?
6 月 10 日至 13 日,2025 Light 国际会议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办,这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“国际光日” 组委会、欧洲光学学会等六大国际权威机构联合主办的盛会,吸引了来自全球 26 个国家的 800 余名顶尖学者、行业领袖与创新先锋。当长春这座 “新中国光学的摇篮” 再次成为全球光科学焦点,人们不仅看到了学术与产业的深度碰撞,更见证了中国光电产业从 “跟跑” 到 “领跑” 的历史性跨越。
? 国际阵容空前:26 国智慧共筑‘光之朋友圈’
此次会议的国际化程度创下历史新高,瑞士皇家科学院院士、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等 12 位院士,以及欧洲光学学会主席等学术领袖齐聚长春。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应用科学与智能系统研究所研究主任 Pietro Ferraro 在致辞中特别提到,Light 会议依托《Light: Science & Applications》期刊构建的全球学术网络,已成为跨地域研究的重要基石,意大利学界的深度参与正是源于对这一平台的高度认可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长春光机所所长张学军在开幕致辞中用 “光之聚合力” 形容会议的影响力 —— 本届会议不仅迎来欧洲光学学会等新伙伴,更获得 9 家机构鼎力支持,“光的朋友圈” 正日益壮大。值得关注的是,会议首次设立 “中国 - 意大利光子学双边论坛”,由 Pietro Ferraro 亲自担任共主席,旨在推动两国科学家在微纳光子学、量子信息等领域的深度合作。
? 长春主场:从‘光学摇篮’到‘光电城’的蝶变
作为会议举办地,长春的 “光学基因” 在这场盛会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。从 1953 年长春光机所熔炼出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,到如今 “吉林一号” 卫星星座覆盖全球,这座城市始终引领着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。2024 年,长春光电信息产业产值已突破 900 亿元,预计 2025 年将实现 “双千” 目标 —— 综合产值超千亿、企业超千户。
会议期间,长春的产业实力得到充分展示。长春光机所展位(A1-31)成为焦点,其研发的四米碳化硅反射镜、火星高分辨率相机等 “大国重器” 吸引了众多目光。净月高新区更是携 92 户企业参展,无人机巡检、自动驾驶汽车、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等 “黑科技” 现场演示,将 “未来感” 拉满。通视光电的 MOES-470 光电吊舱被誉为 “天鹰之眼”,可应用于海上搜救和森林防火,其精度达到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。
? 前沿议题:十大领域解锁光科学新边界
会议设置的十大前沿领域涵盖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全链条,172 场学术报告、百余份海报组成的科学盛宴,让参会者感受到光科学的无限可能。
- 量子信息: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泽锋围绕空心光纤气体激光器作主旨报告,这项技术将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提供关键支撑。中国电信 “天衍” 量子计算云平台的接入,标志着我国在量子计算产业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。
- 计算光学成像:东北师范大学展示的感存算一体化集成芯片,通过忆阻器技术突破冯・诺伊曼架构限制,算力提升数倍,未来可应用于人工智能系统。上海科技大学曲俞睿课题组的碱金属等离激元研究,为纳米级光场调控提供了新思路。
- 超精密光学制造:长春光机所飞秒激光制备的无涂层超疏水金属表面,在腐蚀性环境中仍能保持超疏水性能,为航空航天、海洋工程等领域提供了革命性解决方案。卡尔蔡司展出的 PRISMO verity9157 设备,融合白光测量机技术,精度达到纳米级,填补了传统光刻机透镜生产的空白。
? 产学研融合: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对接
Light 会议与长春光博会的 “三会联动” 模式,开创了 “学术 + 产业” 双引擎驱动的先河。会议期间,78 个光电信息产业合作项目签约,投资金额达 229.3 亿元,其中 12 个重点项目在对接会上 “尘埃落定”。例如,英国和波兰科学家携成果参展,与长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,推动技术成果转化。
长春理工大学第三届 “光交会” 成为另一大亮点,300 余位校友代表与近百家企业、军工单位对接,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。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 “半导体信息存储技术” 专题研讨会,吸引了陈琳、尚大山等知名专家,围绕光电存储器件、存算一体化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
? 人才战略:构筑光电产业的‘最强大脑’
长春的光电产业崛起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。目前,全市拥有 10 位两院院士、150 名博士生导师、3000 多名副教授以上的高级人才,以及 2 万余人的光电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。光博会期间,长春市人社局梳理出光子芯片、激光雷达等 65 个尖端岗位,引导人才向产业链关键环节集聚。
会议特别设置的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总决赛,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平台。来自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围绕 “光与生物医学”“光与能源” 等主题展开激烈角逐,部分优秀成果已被长春企业关注并计划转化。
? 未来展望:光科学如何重塑世界?
当 “光 + 万物” 的理念贯穿整个会议,人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光科学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。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张希成在大会报告中提出,Light 期刊的发展历程正是全球光科学进步的缩影,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,光正在成为连接不同领域的桥梁。
在量子通信领域,中国电信的量子密信平台已实现党政军企多领域应用,而 “天衍” 量子计算云平台的全球开放,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。在医疗领域,受激拉曼病理成像、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等技术,正在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。在能源领域,长春光机所的超疏水金属表面技术,为太阳能电池板的抗腐蚀、自清洁提供了解决方案。
这场盛会不仅是全球光科学的一次 “华山论剑”,更是长春向世界发出的 “光电邀请函”。正如长春市委、市政府提出的 “3 转 4 强 7 新” 现代化产业体系,光电信息产业正成为这座城市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。当全球智慧在长春碰撞,我们有理由相信,一个以光为纽带的万物互联时代,正在加速到来。
【该文章由
dudu123.com嘟嘟 ai 导航整理,嘟嘟 AI 导航汇集全网优质网址资源和最新优质 AI 工具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