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入门第一步:搞懂必应图像生成器的底层逻辑
- 免费额度的「隐藏规则」:每天 15 次是基础额度,用完后生成速度会变慢,但不会彻底停用。
- Boosts 加速机制:新用户注册送 25 次 Boosts,每次生成消耗 1 个,能让图片秒出。用完后可以通过 Microsoft Rewards 积分兑换,比如搜索、用 Edge 浏览器都能赚积分,攒够了就能换更多 Boosts。
? 高效使用技巧:15 次额度变出 30 次效果
1. 提示词公式:形容词 + 名词 + 动词 + 风格
- 普通提示:「海边风景」
- 升级版提示:「阳光明媚的热带海滩,棕榈树随风摇曳,海浪轻拍沙滩,油画风格」
对比一下,后者生成的图片不仅细节丰富,连光影层次都更自然。
2. 分批次测试,避免一次性用完额度
- 第 1 次:「蒸汽朋克风格的机械城堡,金属质感,齿轮转动」
- 第 2 次:「赛博朋克风格的未来城市,霓虹灯闪烁,全息投影广告」
- 第 3 次:「复古手绘风格的童话城堡,水彩渲染,藤蔓缠绕」
通过对比,你能快速找到最适合需求的风格,剩下的 12 次就专注优化细节。
3. 利用「Customize」功能二次创作
? 创意激发:15 次额度玩出花样
1. 用摄像头参数提升真实感
「穿着白色亚麻衬衫的年轻男性,黑皮肤,淡褐色眼睛,焦点清晰,使用佳能 EOS R 相机,50mm f/1.8 镜头,自然光拍摄」
这样生成的人物图片,连衬衫的纹理都能看清,堪比专业摄影师作品。
2. 跨风格混搭,制造视觉冲突
「古典希腊雕塑风格的机器人,大理石质感,机械关节,背景是赛博朋克城市」
这种混搭风格特别适合做设计素材,我用这个思路给客户做过品牌海报,效果出奇的好。
3. 用关键词触发隐藏功能
- 输入「4K 超高清」,生成的图片分辨率更高
- 输入「分镜脚本」,会生成连续场景的系列图片,适合做短视频分镜
❌ 避坑指南:新手最容易踩的 5 个雷
- 别用模糊的描述:像「好看的花」这种 vague 的词,AI 会生成随机结果,大概率不符合预期。
- 避免敏感内容:虽然必应审查比较宽松,但涉及暴力、色情的关键词还是会被拦截。比如「黑色短发」曾在 PR16 版本被误判触发审查,回滚到 PR13 后恢复正常,但为了保险起见,尽量用更中性的表达。
- 别一次性用完 15 次:留 3-5 次额度给突发需求,比如临时要做海报、改图。
- 检查生成结果再下载:有时候 AI 会「放飞自我」,比如生成的人物手指数量不对,这时候可以点击「重新生成」,用同一次额度获得新结果。
- 注意版本差异:目前必应已回滚到 PR13 版本,这个版本生成质量更稳定,如果你发现图片质量突然下降,可能是版本问题,建议刷新页面或切换浏览器试试。
? 进阶玩法:把免费额度变成生产力
1. 批量生成素材库
- 第 1 天:「社交媒体配图 - 清新绿植」「封面设计 - 科技感标题」
- 第 2 天:「PPT 背景 - 渐变几何」「电商主图 - 产品特写」
- 第 3 天:「插画素材 - 动物拟人」「广告海报 - 节日促销」
这样 3 天后你就有 60 张可用素材,够应付一个月的内容需求了。
2. 结合第三方工具优化
? 常见问题解答
- Q:免费额度用完了还能生成吗?
A:可以,但生成速度会变慢,建议攒积分兑换 Boosts 加速。
- Q:生成的图片有版权吗?
A:微软允许个人和商业使用,但必须保留左下角的水印。
- Q:为什么生成的图片和描述不符?
A:可能是提示词不够详细,试试加上「高清」「细节丰富」等关键词,或者参考官网的提示词模板。
? 总结:15 次额度的黄金分配策略
- 3 次:测试不同风格和参数,找到最适合的方向。
- 8 次:专注生成核心需求图片,比如主图、封面。
- 3 次:用 Customize 功能优化细节,一张图变多张。
- 1 次:尝试创意混搭,说不定能激发新灵感。